欢迎来到国脉互联官方网站!

合作电话:010-56873839

新周期下的数字政府“全维竞争”

发布日期:2020-09-27 来源: 科技正能量 文章浏览量:

新基建

分享到:

关闭

分享到微信

数字政府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。

新冠肺炎的疫情就像是一把尺,衡量出不同城市治理能力的高下。数据显示:“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”最高的六个一线城市实现有效防控仅需要11天,而其他城市则需要15天到21天。这个数字证明了数字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,在面对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更强。同时,数字化程度更高的城市,在疫情之后走向经济复苏的能力也更强。

正是这样的结果,改变了政府决策者们对数字化的认知,也进一步拉动了以政务云和数字政府为代表的数字化投资,并能够进一步加快政府行业走向数字化的进度。

事实上,后疫情时代的数字经济重启已经在逐渐开始,而“新基建”的到来,则加速了这个过程。这意味着数字政府的建设即将迎来新的周期,而这同样是政府行业数字化的加速期。

近日,赛迪顾问正式发布的《2019-2020年中国政务云市场研究报告》指出,随着“数字政府”“政府治理”理念的不断深入,政务云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,能够实现资源共享、降低成本、创新模式和随需服务,有效避免“信息孤岛”、重复建设和周期过长等弊端,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。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达459.3 亿元,同比增长25.7%,几乎是全球政务云市场增速13.1%增速的两倍。

“两新一重”对数字政府的全新解读

最早的数字政府概念诞生于智慧城市之后,是数字中国大背景下,政府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终表现形式。

作为促进政府改革、社会创新发展的牵引力,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推动力。数字政府在本次疫情当中,利用云、大数据和AI等数字技术在抗疫和防疫的过程里,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。政府数字化转型,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,这个结果颇为令人感到振奋。

因为很难有一个契机,通过整个城市的治理水平来检验数字政府的成果。疫情的突如其来,反而衬托出了数字政府的价值。

上个月的2020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重点支持“两新一重”建设。所谓“两新一重”,就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,加强交通、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。两新当中的“新基建”的目的是通过新兴科技融入数字经济建设,来撬动新产业发展,同时新基建还可以拉动老基建,驱动传统产业升级,让传统产业更智能;而新型城镇化建设,本质上就是智慧城市,也是推动“新基建”,作为各级政府,走向数字政府的重要抓手。

所以,当数字政府的内容是新基建中的数字经济;新基建的意义,需要在数字政府中得到诠释。

实际上,政府的数字化转型一直是一项系统工程,它既是技术变革,也是流程再造的制度变革。过去的政务信息化通常以建设为主,重在硬件和软件的采购和搭配,现在的数字政府则更为侧重运营,云平台+大数据的能力成为第一个关键关键。我们也看到阿里云、腾讯云、浪潮云、华为云、金山云都是以云+数的能力来投入数字政府的。

其次,随着云端技术的逐渐成熟,“云”在数字政府领域被广泛运用,技术本身似乎已经不是阻挡数字政府向深层次进化的最大难题。真正的难题是对政府行业运行逻辑的理解。毕竟政务的信息化应用不是原生于云,需要与云和大数据做结合,更需要遵从政府行业的工作需求和民生需要。

政务云转入到综合实力竞争

政务云作为数字政府最重要,也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,它的进展决定了数字政府建设的效率。

不仅在中国如此,在全球市场,政务云都成为了整个云计算市场最重要的增量市场。赛迪顾问的报告显示,2019年全球政务云市场规模达到478.9亿美元,增速达13%。以美国为例,由于拥有微软、亚马逊、谷歌、CSRA、Cloudflare、Hashicorp等核心企业占据全球政务云市场的50.2%的市场份额。

但中国作为数字政府的定义者,中国的政务云发展速度25.7%远超全球平均水平。但赛迪顾问的调查中也可以看到,政务云的需求结构并不均衡,明显呈现出IaaS份额过大、而PaaS与SaaS相对较小,不同地区的政务云建设基本与区域经济水平呈现正相关的特征。

这既显示了中国政务云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和机会,也因这种不均衡和多样性,提出了更多的挑战。换言之,政务云市场的竞争,已经转入到一种服务商综合实力的竞争。

比如,阿里云公布了数字政府1+2+2+N的技术架构,即自主研发的政务云底座、实现政务系统互通的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、在线政务协同办公平台政务钉钉,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服务端;以此为基础整合生态力量,构建N个应用创新体系的新模式,这个架构更倾向于一种平台化的运营思维。 

而腾讯云对政务云的判断也有很强的“腾讯”属性,更多的从应用角度入手,强调应用是为用户提供最终服务的,数据是为应用提供服务的,云平台又是给数据提供支撑的。所以更多的通过B2G2C的模式,走向了一种服务化的模式。

作为政务云市场最早的布局者以及“政务云”概念的提出者,浪潮云也一直在探索最合适政务云的发展方向,2018年浪潮云就提出过政务云服务运营商的理念,改善了政务云市场过去重建设、轻运营的通病。所以在能力建设方面,浪潮云是融合多业务场景提供IaaS、PaaS、DaaS、SaaS连续体服务的分布式云,坚持做以分布式云平台为核心载体的云服务运营商,实现从技术、产品到方案、服务的全栈业务链接,这也是浪潮云连续六年能够蝉联政务云市场第一位的关键原因所在。

 

赛迪顾问的报告指出,政务云建设已进入 2.0 时代,政府不仅关注云服务商基础设施、应用平台、机房管理、平台管理、软件应用管理、运营管理等服务能力,而且关注云服务商是否能对政务业务有着深度理解。这与浪潮云对政务云服务运营商的定位是非常契合的。

可以预期,作为数字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,政务云转入综合能力的竞争,会激发政务云服务模式百花齐放,并获得更快的成长速度。

除了政务云之外,数字政府建设的一个关键门槛,就是对数据的拉通,以及安全运用。

我们知道,早在政务信息化时代,就存在一个难题是在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。尤其在本次疫情期间,我们也发现由于数据“孤岛”数据“壁垒”等问题,某些政府部门内部数据共享不足,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不足,区域政府之间的数据共享不足、政府与外部数据共享不足等问题,为疫情利用大数据武器进行疫情防控造成了一定的复杂性。 

对数字政府来说,通过大数据的应用以及云平台的建设,实现跨部门的整体业务协同,减少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,才可以做到大幅提高行政效率。

但是对于政府来说,数据涉及到数据主权和隐私。官方数据在共享和运行的过程中,不能出现丝毫的数据风险。在保证数据的安全和走向灵活的数据运用之间,政府一定会首先选择前者。

互联网云计算流派的代表者阿里云,通过双11磨练了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,去年双11,阿里云每秒交易创建峰值54.4万笔,批处理计算数据量双11当天达到982PB。阿里云以MaxCompute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。

运营商流派的联通大数据,正在推动服务的治理、监管治理的现代化。并打造了一个“1+1+1+N”的数智矩阵。其中“1”是一套规划牵引,一套安全体系,一套治理支撑,“N”是N维场景应用,包括数字政府、数字产业、数字城市。

科技派的代表则非浪潮云莫属,近期赛迪顾问正式发布《2019-2020年中国政府大数据市场研究报告》,从发展能力和市场排名两个维度出发,对中国政府大数据市场的主要参与厂商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细致调研,数据结果显示,浪潮在政府大数据市场继续领跑,综合实力及创新能力突出,位居市场发展能力第一位、市场排名前两位。

浪潮一直积极布局政府大数据市场,不仅在国内首先提出“政府数据开放五级技术成熟度模型”,清晰地划分出了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五个阶段:“信息公开”、“数据网站”、“数据门户”、“数据平台”、“数据生态”,为政府数据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,还在政务领域打造了爱城市网APP,涵盖便民查询、办事服务、民生互动、交通金融、教育医疗、质量服务等多个领域近千项服务事项,已覆盖全国 400余个城市。

我们知道,此前浪潮就提出了数字政府建设的“6个1”,即“一朵云(云计算)、一个数(大数据)、一个网(一网通办)、一个口(城市服务门户)、一个运营商(智慧城市运营商)、一个生态(智能产业生态)”,通过布局“云+数”一体化架构,提升平台能力、数据能力和服务能力,为政府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提供支撑。

不难发现,成为数字政府的建设者,就注定要在云平台和大数据两个维度上同时做到领先,这也意味着新周期下的数字政府,将会是一种全维度的竞争格局。

关注国脉互联公众号获取更多最新资讯
关键热词
  • 营商环境
  • 数据治理
  • 数字政府
  • 2020年会
  • 智慧城市
  • 郑爱军
  • 2020年会
  • 数字政府
  • 数字政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