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国脉互联官方网站!

合作电话:010-56873839

广州河长制:以“标准化”开启数据治理新篇章

发布日期:2022-01-04T06:53:20.539Z 作者:赵雪峰 来源:中国水利 文章浏览量:
分享到:

关闭

分享到微信

2021年12月26日上午,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,市党代会提出:推动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,着力夯实面向未来的数字底座,构建数产融合的数字经济,打造融合普惠的数字社会,建设精准高效的数字政府,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和国际一流智慧城市。市党代会报告为广州水务行业今后五年开展数字化转型,推动高质量发展,加强高水平治理指明了方向。

近日,由广州市河长办指导,广州市水务局牵头编制的《河长履职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》等4项标准,经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,标志着广州市河湖长制工作正式进入数据治理标准化阶段,为广州水务数字化转型建立健全数据管理体系,为全国推动水务数据“标准化建设、规范化管理”起到了良好的先行示范作用。

四项标准具体包括《河长履职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》《河(湖)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规范》《广州市水系及其附属设施编码规范 第1部分:河流(涌)、水库、湖泊编码规范》和《广州市水系及其附属设施编码规范 第2部分:堤防、水闸、泵站编码规范》。

《河长履职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》是广州市河长履职管理模式的重要创新成果,通过数字量化河长履职成效,鼓励先进,鞭策后进,充分展现河长履职水平、覆盖河长履职全过程,让河长履职有规可依。

《河(湖)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规范》以一套标准化的数据管理体系,对存在差异的数据建立符合行业规范的统一标准;以数据源头治理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,对引导广州水务实现精细管理和科学经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

《广州市水系及其附属设施编码规范》和《广州市水系及其附属设施编码规范》提出的相关规范,有效填补了广州市关于水系及其附属设施编码相关的规范空白,改善了因数据存在编码标准不统一等现象引发数据混乱、管理低效的行业通病。

广州市以数据治理为翼,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,充分释放水务数据价值,建立以河长履职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等标准规范为基础,河长管理信息系统为抓手,层层收紧的12345管理体系;并通过内外业融合工作方法补充监管手段,推动河长从形式履职逐步转向内容履职、成效履职;在“法”与“行”的双重层面上为河长履职搭建了一套议事有规则、管理有办法、操作有程序、过程有监控、职责有追究的全过程保障体系,真正做到从河长制到“河长治”。

据悉,2018年以来,广州市在河长履职评价工作实践过程中,已通过红黑榜奖励先进或通报履职不达标河长,共曝光66名不履职河长;此外,作为市委、市河长办、媒体进一步曝光、问责的线索,共通报红榜信息80条,黑榜信息171条。并针对河长履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培训课程,共计56场,其中线下培训28场,培训人数为948人次;线上直播培训28场,观看人数4.8万人次、总时长162万分钟。此外,还通过“共筑清水梦小程序”,打造河长履职提升、直播教学、志愿治水与宣传的综合性治水平台,累计用户已达4.8万余人。

广州河长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至今,共对9个区68条需重点关注的河涌和769条存在不同程度波动风险的河涌发出了预警提醒函,服务广州市区镇村四级河长3201人,管理河涌1433条、湖泊45个、水库363个、小微水体4894个;全市各级河长累计巡河264.92万次,巡河率达99.80%;累计受理问题178961宗,整改办结问题178381宗,办结率达99.68%。

广州市将积极推动数据标准的贯彻落实工作,以“需求牵引、应用至上、数字赋能、提升能力”为工作原则,持续探索水务数字化转型新路径,深化数据治理,开启“以数赋能、以智促治”治水新模式,以“点—线—面—体”的方式系统性推进水务高质量发展。加强全流程、多角度治水工作创新,健全完善体制机制,推进部门协同、社会协作,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合力,为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持续输出“羊城经验”、“羊城样本”。

关注国脉互联公众号获取更多最新资讯
关键热词
  • 营商环境
  • 数据治理
  • 数字政府
  • 2020年会
  • 智慧城市
  • 郑爱军
  • 2020年会
  • 数字政府
  • 数字政府